我是规划师丨雨儿胡同:留住乡愁,留住老味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作者规划自然小编
南锣鼓巷地区作为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老城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雨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西南部,2015年以来试点开展平房区直管公房“申请式腾退” 和“申请式改善”工作,外迁改善一部分居民,留住居民生活同步提升。雨儿胡同共有38个院落,其中20余个院落涉及腾退,共腾退100余户居民,现有留住居民约80户。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锣鼓巷视察玉河故道遗址,在雨儿胡同看望了4户老街坊。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推进老城保护复兴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研指导,研究推进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工作。东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老城保护复兴的有关要求,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反复进行审慎论证,以雨儿胡同为示范区启动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修缮整治项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及其东城分局积极配合东城区研究推进老城保护复兴、统筹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民生改善工作的探索实践。
Part.1
项目背景
南锣鼓巷地区作为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北京传统中轴线北部东侧,与元大都同时期建设,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是北京老城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蜿蜒的玉河古道、鱼骨状的胡同街巷格局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正是北京老城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空间格局。她拥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多处历史遗存、遗址和人文风物,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雨儿胡同区位图
雨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西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地区存在人口密度高、城市管理难度大,文物资源丰富、风貌破坏程度重,平房院落多、房屋破损比例高,基础设施薄弱、居民居住条件较差等问题。
2015年以来,北京市东城区落实“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以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为切入点,试点开展平房区直管公房“申请式腾退” 和“申请式改善”工作,外迁改善一部分居民,留住居民生活同步提升。雨儿胡同共有38个院落,其中20余个院落涉及腾退,共腾退100余户居民,现有留住居民约80户。
雨儿胡同西口
Part.2
项目历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集合高水平和有情怀的专业力量,搭建设计工作营和顾问专家组。
2016年,北京建院吴晨团队针对申请式腾退后 “留住户如何改善,腾空房如何利用”等“大杂院”难题,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首次提出“共生院”理念,是行业中对此类项目的首次学术共识。
2019年2月,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组织下,搭建了由北京建院牵头的雨儿胡同设计平台,邀请8支业界优秀的、对老城负有情怀的设计团队参与雨儿胡同26个院落的设计工作,多方参与配合,实现和而不同。其中包括古建专家马炳坚团队,北京建院总建筑师朱小地、吴晨团队,对老城四合院进行过研究的清华大学边兰春、张悦、单军团队,新锐设计师王辉、张轲团队等。同时邀请马炳坚、邱跃、边兰春等古建和名城保护专家组成顾问专家组,对设计方案进行指导把关,并全程跟踪修缮工作。
修缮设计过程中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南锣鼓巷风貌保护管控导则》等要求,深入考证每个院落自清乾隆以来不同年代的历史演变过程,保护胡同院落传统规制格局,聚焦院落这个基本单元,根据各设计团队的特长与院落进行精准匹配,积极探索“共生院”模式。
前期对地区整体规划、统筹设计,开展现场调研及测量、整合院落沿革资料等,方案设计过程坚持“一院一策、一户一设计”,根据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要求和居民实际需求,下足绣花功夫,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合理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后期全程跟踪整治实施,对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检查,保证设计成果的落地质量。项目实行平台初审、“多规合一“协同平台部门联审、专家指导把关,最终经项目指挥部审定后方可实施。
2019年底,雨儿胡同重点院落已基本完成施工。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实施、专业力量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加强规划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回应居民诉求,系统有序地进行院落更新、环境提升和社区治理,以“绣花”精神精细设计、精心修缮,做到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脉,在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的同时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居住环境,实现“老胡同的现代生活”。
四合院大门传统做法选图,从左到右依次为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金柱大门
Part.3
规划设计亮点
01
创新理念,
首次提出“共生院”概念
共生院包含建筑共生、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三层含义。
✔ 建筑共生,指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的同时,植入新的建筑风格、建筑元素及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房屋内的功能设施,如厨房、卫生间、污水处理设施等,既实现了对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和提升,又完善了居民的生活设施配套。
雨儿胡同14号院改造前后对比
✔ 居民共生是指对于腾退出来的居住空间,引入新居民居住,原居民和新居民在胡同、四合院里共生。
✔ 文化共生是指现代生活理念和胡同四合院文化理念的共生,通过引入新居民,在传承老城四合院文化的同时也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同时在腾空院落或房屋中可以引入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业态,实现文化共生。
02
规划引领,从街巷整治
向街区更新转变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提出的工作要求,在雨儿胡同试点项目中,进一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老城整体保护的有关要求。
规划后雨儿胡同院落定位
加强规划引领,针对“申请式腾退”后院落腾退比例不一难以利用的现实问题,围绕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两大核心任务,确定了“整体规划、织补功能;还原规制、精细修缮;修旧如旧、保护风貌;分类施策、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为推动街区保护复兴明确了方向。以街区为单元制定整体规划,提出了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停车、公服设施、绿化空间等各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坚持规建管统筹,整治和提升并重,先地下后地上,逐步实现了排水系统改造、电箱消隐、公共空间提升、胡同不停车等街区连片的整治提升,为院落的修缮创造了条件。
03
精细设计,关注留住居民,
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随着北京迈向建设世界城市,对改善老城人居环境、提升老城功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居住片区,需要结合传统风貌区的现状建设特点和居民实际需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从而使南锣鼓巷成为富有活力的传统居住区。
雨儿胡同公共空间
雨儿胡同申请腾退的居民外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剩余居民选择继续留住。对于有留住居民的院落,聚焦居住功能,以“共生院”理念为中心,围绕“留住户如何改善,腾空房如何利用”来开展工作,专题研究了大杂院腾退后的五大难题,对区域内腾空房统一规划,根据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要求及每户居民家中的不同空间特点及功能需求,聚焦院落这个基本单元,进行“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设计”,努力探索四合院保护更新道路。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精细化制定院落修缮设计方案、厨卫浴模块设计方案、庭院绿化方案等,把老城保护的要求和居民生活改善的需求精细落实在每一处院落、每一间房屋中,现场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案问题。
针对剩余的腾空房,优先植入公共服务和文化交往功能。如雨儿胡同30号院定位为共生示范院,剩余的腾空房屋设置了“槐香客厅”“议商暖阁”“值年小站”“文馨书馆”“琢玉学堂”五个功能空间,承载汇集邻里关系,开展议事协商,便民互助,面向特定人群提供温馨服务,为社区公益达人和社区社会组织培力增能等功能,将胡同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公共生活体验,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规划项目展览展示空间,整体呈现项目的工作历程和成果成效,打造项目对外展示的“窗口”。
雨儿胡同30号院“议商暖阁”
雨儿胡同30号院居民活动
在规划设计中强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提高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展示水平,彰显胡同丰厚的价值与内涵;同时应保尽保,通过对清乾隆地图的研究,尽量保持院落及胡同的原有肌理和格局,延续原有的空间尺度;在利用老物件修建的同时,也重视对老物件的展示,传承历史底蕴;规划以原住民为依托,延续地区社会结构,保持以生活为基调的街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维护南锣鼓巷地区浓厚的生活氛围,营造活态遗产;研究胡同历史故事及传说,提炼文化元素,应用于地区总体功能定位及空间提升工作当中;在胡同街巷中有序串接现代文化设施与文化空间,大力推进文化传承。
雨儿胡同清乾隆地图
04
恢复性修建,合理保护老物件,
重视旧材再利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到:北京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探索 “恢复性修建”的路径,制定了老城房屋修缮中加强老材料老物件收集及利用的工作办法。出台《东城区老城保护性修缮建筑队伍准入管理暂行办法》,遴选具备古建修缮资质的专业队伍参与南锣院落修缮,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和材料做法。
聘请传统平房院落修缮老师傅全程现场指导施工,最大限度保留胡同味道、再现历史风貌。
墙体局部拆砌
雨儿胡同4号院
乾隆时期古井保护
在设计中恢复院落的格局及历史原貌,尽最大可能的保留胡同中和院落中的老物件、老材料等历史元素,对老砖瓦、老构件的收集再利用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系统研究,总结出 “保障使用安全、满足使用功能、大分散小集中、明旧暗新、降级使用”等原则;在设计中尽量保留老院落古朴的风貌和自然的生长状态,留住乡愁;在保证房屋住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落架大修;遵循微修缮、微更新的原则,不过度设计;设计中严格控制沿街建筑的形式、高度、色彩和材质,胡同两侧建筑的比例、尺度、外形特征、色彩、材质、细部设计等,按历史原貌(原等级、原材料做法)进行把控,保持做法的多样性,尊重历史、保留传统原貌。
雨儿胡同20号院改造后
雨儿胡同24号院改造后
雨儿胡同25号院改造后
主要作者简介
吴晨
北京市战略科学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是国内较早提出“城市复兴”理念的建筑师。带领团队十余年持续参与北京老城的城市复兴实践,先后开展并完成了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北京大栅栏地区、白塔寺地区、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地区、前门东侧鲜鱼口地区、西长安街地区、青岛老城核心区、无锡古运河等地区的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及城市设计与研究工作,成为在城市更新与复兴领域的重要力量。
郑天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晨工作室 规划设计总监
杨婵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晨工作室 工程师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注:此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核心区规划处、东城分局也有贡献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太庙到劳动人民文化宫:跨越600年谱写新辉煌
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 全面提升街区品质
一图读懂《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公示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